今年7月配资吧官网最新信息,来自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的一支队伍历时七天,从广州增城出发,奔赴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大麦山镇,深入大麦山镇新寨村的九寨梯田、河间农地、文化驿站、敬老院等20余个特色场地,开展了一场探寻瑶绣、长鼓舞的“绣舞千年,非遗传承记”纪录片的拍摄工作,助力乡村振兴。
在驻新寨村第一书记王晗、党总支部副书记盘清云的帮助下,实践团迅速与非遗瑶绣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沈佩英取得联系。
据了解,沈佩英目前有5个徒弟在跟随她学习瑶绣,在谈到瑶绣传承时,她借用绣花歌告诉大学生们,“瑶绣不是简单的针线手艺,而是瑶族文化的鲜活载体,要一代传一代,代代传下去。”
活动开展中,沈佩英邀请实践团大学生们身穿瑶服一起在石盘古道学习体验瑶绣。从最基础的针法开始学起,一针一线,环环相扣,形象逼真的图案浮现在布面上。沈佩英一边低吟瑶歌,一边讲解瑶绣技巧,针线与瑶歌交织成流动的民族文化记忆。
全程参与拍摄的广州铁职院“以梦为马”突击队副队长刘伟东这样感慨道:“在参与大麦山瑶族瑶绣与长鼓舞纪录片的拍摄中,我们用镜头为非遗存档。这不仅在记录瑶族人民的技艺,更让千年传承被看见、被延续、被发扬!”
除了参与瑶绣非遗传承记录以外,实践团大学生们还与当地长鼓舞队取得联系,前往大麦山镇文化站观看并学习体验瑶族长鼓舞。瑶族长鼓舞历史悠久,同样是瑶族重要节日的核心仪式,是连南瑶族的重要文化符号。
在谈到长鼓舞的发展与传承时,新寨小学教师许二妹介绍,长鼓舞目前舞蹈形式有很多种,而在连南新寨村主要是跳斗鸡鼓舞,因为舞蹈动作与公鸡向母鸡求爱相像而取名,“新寨村斗鸡鼓舞文化传承一直有培训,在新寨的小学和中学里,老师们也会利用课余时间教授孩子们长鼓舞技艺,鼓励孩子们做好文化传承,同时老师们也会参加长鼓舞比赛,去年还获得了银奖”。
新寨村党总支书记唐志勇高度评价了广州铁职院学子参与瑶族非遗文化传承工作,他勉励青年学子:“要真正读懂乡土中国的脉动,将实践所学转化为持续关注乡村发展的动力,更好地为校地协同育人、共促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经过对长鼓舞和瑶绣等非遗的了解,实践团的学生们感慨,每一次击鼓、每一次穿针,都蕴含着瑶族先民对自然的敬畏与生活的智慧,希望通过青年学子的力量,让这穿越时空的非遗,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敲响新时代的韵律。
文、图|记者崔文灿通讯员李彭灿唐湘桃张威配资吧官网最新信息
金控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